學生證號:
 
.討論區資料.
.目前討論區位置.
跟著鄭和下西洋討論區
-->鄭和下西洋歷史中呈現了哪些科學、技術與多元文化?
.討論區教師.
-->賴進義 老師
.討論區章節一覽.
01.鄭和下西洋最可能的原因。
02.鄭和到過台灣嗎?
03.怎麼畫又怎麼用「鄭和航海圖」。
04.鄭和寶船真有足球場那麼大嗎?
05.鄭和船隊可能「發現世界」嗎?
06.鄭和下西洋與南洋華人移民社會行成的關係。
07.鄭和到底信哪一教?
08.鄭和艦隊稱霸海上?
09.台灣該不該發展海權?
10.鄭和下西洋有哪些第一手史料?
11.找出鄭和歷史中的海洋文化。
12.鄭和下西洋歷史中呈現了哪些科學、技術與多元文化?
13.麒麟真是長頸鹿嗎?
14.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是否應成為台灣史的主題之一?
15.榴槤、麻將、牛舌餅和鄭和的可能關係。
16.課程回饋與建議
 

.鄭和下西洋歷史中呈現了哪些科學、技術與多元文化?--討論區.
  回討論區
討論標題    鄭和下西洋歷史中呈現了哪些科學、技術與多元文化?
作        者    第八組 彭志賢
時        間    2010/12/24 上午 01:58:51
討論內容
  1.科學:僅在最後合理推測鄭和艦隊所可能使用的火銃及數量,並未多做討論與臆測,顯現作者的謹慎與相關資料之欠缺。然而此文可說是在鄭和研究中探討主題較為特殊,過去也較少被注意到的一個面向,殊為難得;讀者也可以了解到明朝火銃的演變與使用方式等,對於古兵器的了解與相關科技的發展經過能有些認識。因此,此文可說是相當稱職的科學普及文章,同時也對鄭和下西洋中科技面研討的完整性與認識有正面的貢獻。
2.技術:
據介紹,鄭和船隊把航海天文定位與導向儀器羅盤的應用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測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確程度。他觀測『星斗高低,度量遠近』的過洋牽星定位導航技術非常精細,使用了專門觀測天體高度的航海天文儀器『牽星板』,其測天的高度定量標准為『指』,測定地理為之以星高『指』數表示,形成一種自成體系的航海技術,代表當時天文導航的世界先進水平。

  另外,鄭和還創造了一套頗有獨創性的地文航海技術,以海洋科學知識和航海圖為依據,運用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按航海圖、針路簿所記沿途各地的針路、裡程、水深、海底地質等導航要素,確保船隊航線正確。同時鄭和船隊對指南針的運用已經超出了指示方向的范圍,主要用於測定針路,做到『針位取海道』。鄭和船隊以羅經指示航向和方位,羅經劃分24個方位,用12個地支和8個天乾以及八卦中的艮、巽、坤、乾四字表示,每個單針佔15度角,兩單針之間成為縫針,共構成48個方位,兩方位夾角位7.5度,針位誤差一般不超過5度,在當時來說是非常先進的。

  歷史上許多西方著名航海家都是以開闢遠洋航路,發現新大陸名噪於世。但據交通部副部長徐祖遠介紹,從許多方面比較,鄭和下西洋都遠遠超過他們。哥倫布1492年抵達美洲大陸,比鄭和首次下西洋晚87年;葡萄牙人達·伽馬於1497年進入印度洋,沿著鄭和的航線到達印度卡則科特,被西方人譽為又一次發現新大陸的壯舉,其實也比鄭和晚了92年;麥哲倫於1519年至1522年率船隊環球航行,比鄭和晚114年。

  徐祖遠表示,從取得的成就而論,鄭和下西洋的航海規模、船舶噸位、航海技術、航行時間都明顯領先於西方,尤其是船隊進行友好交往、和平貿易、人舟安全,都是大航海時代絕無僅有的歷史紀錄。

3.多元文化: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海洋文明發展的集中顯現,也是世界海洋文明的經典篇章。中國是個海陸文明兼具的國家,中國的陸地--農業文明已眾所週知;而海洋文明卻一直處於邊緣狀態。包括"鄭和下西洋"這樣的壯舉,從鄭和去世到梁啟超的(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問世的400多年中,鄭和的名字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社會與知識者的視野之外。這是封建主流文化對海洋文明的排斥,而鄭和在中國歷史上的失落就是中國海洋文明的失落。



蘇文菁指出,悠久.博大的中國海洋文明支援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鄭和下西洋"集中地顯現了中國海洋文明發展的高度。"鄭和下西洋"是世界史、世界海洋發展史、世界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內容。"我們極為重視人類通過陸地形成的交際活動,同樣我們也應該將人類以海洋為媒介的交際活動作為我們共同的文化遺產。與陸地上的人類文明遷徙、衝突、交融相比,以海洋為媒介的人類交際活動有其特殊性。"



蘇文菁最後說,"鄭和下西洋"提供了人類多元文化發展的典型範例。就像豐富多彩的地球生命一樣,人類的文化也是多元的。地球給人類提供了71%的海洋表面,是造福於人類的重要資源

大華技術學院選修課程:跟著鄭和下西洋
Copyright © Ta Hw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大華技術學院 307 新竹縣芎林鄉大華路1號 Tel:(03) 592-7700
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建議使用IE 7.0 以上瀏覽本網頁